不知不覺也接近秋冬了。這是一個舒適的天氣,也是一個大家開始出來登山的日子!不過隨著時間漸漸進入深秋,溫度的變化就越來越明顯了。
當東北季風開始來臨之後,也表示氣溫會下降的更明顯,甚至降雨機率也會明顯的提高!到了冬季,氣溫下降得更明顯,甚至有些地方也會開始下雪,這時候大家也會開始準備裝備去追雪了,伴隨而來的就是冬天裝備的採購啦~
如果是本身就有裝備的朋友們應該還好,像我跟Melissa這種山齡沒有很長;以往都從家裡拿堪用的衣服上山的應該會特別有感覺!
大家第一個會面臨的應該是:「機能性衣物材質那麼多種,但哪一種適合我呢?」
我們我們這邊針對幾個主要的材質來做分析:
1. 羽絨-鴨或鵝的羽絨,有絕佳的保暖性與壓縮度,缺點是碰到水就不保暖了。
2. 防水羽絨-使用特殊製程將羽絨外附上分子等級的高分子聚合物(拜託看到這個別按上一頁離開),使羽絨有防撥水的特性。
3. 人造(合成)纖維-使用科技所製造出來的纖維,每一個廠商甚至有數種不同的纖維,其機能性也都不盡相同。
4. MarinoLOFT-icebreaker的專利,將羊毛與尼龍混紡,而得到更佳的機能性。
從小到大,我們都知道天氣冷了就是要穿羽絨衣,很保暖!既然如此,為什麼登山用品還有分這麼多材質呢?這邊我們也在國外網站找到一個非常棒的表格,也幫大家翻成中文。
▲Melissa跟我都鍾愛的Icebreaker羊毛底層衣。
▲常見中層衣/底層衣材質對照表
由這個表格可以簡單看出各個材質上的差異,不過也是大致上介紹而已,主要是市面上的人造纖維也有分很多種,甚至各大廠也都有在開發屬於自己專利的人造材質。如The North Face的Thermal ball 與 Haglofs的Mimic都是主打在潮濕的狀態下還可以有著不錯的保暖度。有些材質所強調的則是舒適度,透氣性與延展性,像Rab使用Polartec這家廠商的POWERSTRETCH材質;所以關於人造纖維需要再針對其材質與衣服機能類型來去做分析。
那麼關於羽絨製品,我們需要怎麼去選擇呢?有人說要看羽絨與羽梗的比例,但是這個比例不容易記住!而國際上其實有對羽絨品質訂定一個Fill Power的指標, 簡稱FP。簡單來說, FP值越高,表示羽絨的蓬鬆度越好,保暖效果也相對好。所以高FP羽絨的產品通常不會太厚,不然會太熱!
那麼FP要多高才算好呢?一般來說市面上使用FP600以上的產品就會稱之高品質羽絨(如uniqlo的輕量羽絨外套),而登山品牌有些甚至會使用FP900或1000的羽絨來做外套。價格也相對較高,好處是穿起來很不會像一般羽絨外套一樣這麼的笨重(如Montbell 使用FP900的羽絨所製作的外套,也只有145克而已)!不過這種種輕量的羽絨外套往往都是行徑時所穿的羽絨外套,在營地休息的時候反而還是會覺得冷。所以除了FP以外,還要注意羽絨的填充量來選擇需要的裝備。
而有些品牌,則會使用多重材質來製作一項產品,像是始祖鳥的羽絨背心,在腋下的部分容易流汗,就選擇使用化纖材質來避免羽絨因為流汗潮濕而降低保暖度,其他的部份則使用FP900的羽絨來製作!
說了這麼多,我會建議有購買需求的朋友.....
1. 先確定自己的需求,要求排汗?透氣?保暖?防風防雨?
2. 底層,中層還是外層衣哪一層可以達到你的需求?
3. 去店面試穿。
基本上我蠻強調要去店面試穿的。有些品牌在服裝設計上的小巧思、衣服版型上的設計,這些從網路購物上的照片完全看不出來。如果是網購,那麼可能買來試穿之後不喜歡再退貨的時間就不知道要花多久了,如此一來非常建議直接到店裡看看,搞不好有時候還會撿到便宜的特價唷
最後還是回到那句老話,裝備沒有最好,只有適不適合自己。甚至每個人怕冷的情況也不會相同,所以清楚的了解自己的需求,才可以買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!如果不確定的朋友也可以去戶外用品店詢問店員,能得到一些更專業的幫助。
延伸閱讀
【山道具】淺談迪卡儂登山裝備。便宜CP值又高,但真的適合你嗎?
留言列表